具有纳微尺度的固体粒子可被吸附于液/液、气/液两相界面,形成Pickering 乳液或者泡沫,为两相间的传质提供了稳定且丰富的传质界面。基于上述的协同机理,负载化(功能化)的固体粒子还可以赋予这种乳液或者泡沫本征的高效催化液/液或者气/液非均相反应的性能。
化学工程学院王建黎教授团队聚焦于聚合物基催化剂载体的可控制备,通过设计制备出具有两种不同性质表面区域的Janus结构聚合物颗粒,经定向的表面功能化负载可以实现颗粒表面亲疏水性和功能性上的差异。其在液/液两相界面处的特异性吸附表现出比各向同性粒子更高的脱附性能,使得“静态”非均相反应成为可能。通过多步聚合反应,利用聚合诱导相分离原理成功得到具有哑铃或雪人状结构的异型聚合物载体粒子,再经接枝、原位还原功能化等策略制备出单侧负载纳米钯或者接枝氧氮自由基TEMPO非对称的两亲性Janus颗粒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液/液加氢以及Anelli绿色氧化反应。
近期有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atalysis》和《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